7月22日,中国人民大学“治国理政”实岗锻炼计划绍兴支队14名优秀学子到访天津工业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,开展调研交流活动。作为校地合作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,研究院热情接待了人大学生,双方围绕产学研融合、科技成果转化及地方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共话创新:高校赋能地方产业的柯桥实践
在研究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人大支队参观了研究院展厅、科研实验室及创新平台,详细了解了研究院在纺织新材料、绿色制造、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科研突破,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转化服务柯桥纺织产业集群升级。 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天津工业大学与绍兴柯桥的深度合作模式,包括技术攻关、企业服务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。在交流环节,人大学子与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围绕“扎根地方、服务产业”的实践展开深度对话,双方结合公共管理、产业经济等专业视角,就“高校资源如何更高效对接地方需求”“科技创新政策优化”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。
数字赋能: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
在此次调研中,人大学子实地考察了国内领先的数字化纺织技术应用场景,重点关注数字化技术在传统纺织产业中的应用实践。研究院展示了智能织造车间的最新成果,平台配备合成型电脑机、数字式小样梳毛机、全自动整经机等专业设备,与绍兴三阖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流行面料创新开发中心,提供从设计到打样的全流程服务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智能纺织生产一体化系统实现了“装备—技术—产品”的协同创新,为传统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板。
“这些数字化改造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无限可能!”来自人大经济学院的王帅同学兴奋地表示。研究院负责人介绍,其智能织造技术已服务绍兴多家纺织企业,通过数字化改造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范例。
双向赋能:名校与名城的智慧碰撞
“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,正是绍兴打造‘国际纺织之都’的创新密码!”在此次调研中,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一场名校与名城的智慧碰撞:天津工业大学将纺织新材料、智能装备等前沿科研成果精准对接柯桥纺织产业集群需求,打造了“实验室研发—中试转化—产业应用”的全链条创新模式;而绍兴市通过人才引进政策集聚高端创新资源,以“研究院+产业园”为载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
中国人民大学“治国理政”实岗锻炼计划绍兴支队成员表示,通过此次调研,不仅看到了天津工业大学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标杆作用,也深刻感受到绍兴市“人才+产业+创新”三位一体的发展活力,为后续实践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。